探索教育行業
數字化管理的無限可能
淺談美術類培訓機構市場推廣方案
發布時間:2021-09-26 10:21:56
教育部下發的一則文件,讓中學生們迎來了學習方面的調整,文件表明:預計在2022年,將美育納入中考的考試范圍并覆蓋全國。由此小禾幫美術培訓機構管理系統總結了以下市場推廣方案。
當學科類的機構正在上演類似于改革開放下崗浪潮一樣的洶涌澎湃時,美術教育正在以一種高昂的姿態,迎來了新的發展周期。雖然目前市場上已經有一些創意美術的機構處于行業的領頭地位,但是面對著教育改革的龐大美術市場,不得不說,空間還是有很大的,未來的競爭也會很激烈。

很多美術機構的投資人,要么坐擁學科和美術數個品牌的培訓機構,在推廣上互相借力,要么就是很傳統的在自己所處的商場,擺一擺畫展和booth展位。既然新的時代來了,讓我們看看有哪些易操作、快速達到效果的簡單活動可以做吧。
一:商場里的增值服務
面對線上購物的便利,各大mall幾乎變身成為了美食聚集地,無論一線、二線還是n線城市,商場里面生意最好的都是餐飲層。有的商場為了引流,甚至把餐飲分散在各個樓層。零售店門可羅雀,餐飲店排隊排到要用廣播來喊你吃飯。
美術機構雖然時不時在自己的商場里擺一些booth點位,那還不如直接和商場合作,聯合一家早教機構給商場做公益性幼兒托管服務。這樣雙方都可以進行品牌推廣,讓商場為這項服務進行宣傳,間接的提升了知名度。雖然性質和擺booth點一樣,但是不需要排期,有獨占性,而且有商場的強大背書,其實就是做了一個MEGA的固定點位。
在家長來接的時候,還可以借口給孩子的作品裝裱,直接或邀約帶到學校里面去參觀、咨詢。也可以在結束的時候贈送一些禮券,甚至可以幫助其他商家贈送禮券,從而獲取到新的合作機會。
二:和第三方做各種節日活動
大家肯定一直都在不間斷的做第三方合作,但是一定要找尋到能夠讓對方產生購買需求的方法去做。什么時候客戶會有購買需求呢?就是在自身有需求后,看到產品的使用效果,才會開始考慮時間和支付力的因素。
所以,自身的需求是一方面,但如何能夠看到產品的使用效果才是做節日活動的關鍵點。不能只靠擺放幾張畫作來證明學習效果,這給人的代入感還是不多。
比如,畫百米長卷的活動,很多機構直接拿著白布就讓小朋友畫,用心一點的,會在白布上印一排logo,以便展示和拍照。但如果,你可以把再讀學員的作品也印上去,讓在旁邊作畫的小朋友父母看到自己的孩子和機構孩子的差距,一定會有更深的感受。
同樣是畫展,放在商場里面,我們在限時(人流最多的就餐時間)內,讓我們可愛的小學員們,去商場里拉人在她的作品下面投票,是不是讓你對這個品牌和畫作又有了更深的印象和感官呢?
總而言之就是,參與感、代入感,沖擊,盡量做到強烈,更有體會一些。
三:線上推廣活動
美術作品在線上很容易造成視覺沖擊。一定要保存好學員每一次上課的照片和作品照片,為每一位學員做好線上宣傳的工具,即可以學校自己用,也可以給家長用。沒有一位媽媽吝嗇去展現自己的孩子,就算再懶,把素材送到手上,加上老師一句話“你發了,孩子看到會很驕傲的,情趣更高。”
在剪輯的時候,一定要保留一些孩子從第一次到第n次作品的變化。而且時刻要把“天賦是可以培養的”作為宣傳語,打破家長對自己孩子藝術細胞的懷疑。
抓住每一個流量池,抖音、快手、小紅書、今日頭條,不要只做傳統的線上滲透。除了公眾號和大眾點評、百度、朋友圈,別的就不做了。流量在哪里,工作就應該做到哪里。

四:作品定制
物以類聚,人以群分。學員的朋友,往往最具有成為學員的潛質。
美術機構有一個特別容易發生裂變的方法,是其他品類的培訓所不具備的,那就是很容易將學習效果承載在各種紙質媒介上。
為學員的作品印制各種書簽、筆記本、賀卡、信封、T恤、臺歷、月餅包裝……可以贈送學員,也允許學員作價購買贈送親友。試想一下,如果朋友到家里做客,孩子爸爸指著家里的落地燈燈罩上印制的作品說,看,這是我孩子在xx機構得獎的作品,這是獎品,不錯吧?那爸爸內心的感受和續費的欲望,朋友內心的沖擊和好奇心。再或者,中秋節,媽媽拿了一盒外包裝印有孩子作品的月餅給到親戚的時候,那種感覺和廣告效果不言而喻。
五:專題活動
機構要經常了解公立學校和美學相關的作業(或者不能說叫做作業,叫做課外興趣主題任務),舉辦專題的活動,去滿足家長輔導孩子的需求和自己到訪或者創收的需求。
比如,當學?;蛘哂變簣@讓孩子們做手抄報的時候,就可以做一個手抄報美學訓練營,讓孩子即體驗了美術,又完成了任務。短,可以設計一次性體驗。長,可以做一個幾天的小班。
如果學校要做廢物利用,那么就可以開一個環保主題的手工體驗。這樣和客戶需求結合,會更好的拉動到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