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教育行業
數字化管理的無限可能
教育部關于取代英語,體育成為第三主科的通知
發布時間:2022-04-26 09:50:47
小禾幫培訓機構管理系統,每天為您分享最新教育動態。近年來,中小學生書包越來越大,作業越來越多,體質也變得越來越差,繁重的學業壓力已經極大地剝奪了學生體育鍛煉的時間,教育部也出臺了“雙減政策”來為中小學生減負,旨在為中小學校生打造一個健康快樂的童年!

4月21日,教育部發布《義務教育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2022年版)》,新課標將于2022年秋季學期開始正式施行。
這其中,“體育與健康”課占總課時比例10%-11%,超越外語成為小、初階段第三大主科。
國家統計局官方數據顯示,2021年中國大陸普通小學在校學生規模約1.07億人,初中在校學生規模約5018.40萬人,學前教育在校學生規模約4805.20萬人。
據了解,全國義務教育課程標準每10年修訂一次,而此次教育部門針對舊版做出多處調整,全面提升了小學及初級中學體育課權重。

根據新課標規劃,從今年9月起,全國九年義務教育學校各年級均會開設“體育與健康”課,占總課時比例10%-11%,超越外語(6%-8%)和理化生、科學(8%-10%),成為小、初階段僅次于語文和數學的第三大主科。與此同時,新課標還明確學校需充分利用課后服務開展體育鍛煉等,發展學生的特長。
《課程標準2022》顯示,義務教育階段體育與健康課程內容主要包括基本運動技能、體能、健康教育、專項運動技能和跨學科主題學習。

其中,專項運動技能包括球類運動、田徑類運動、體操類運動、水上或冰雪類運動、中華傳統體育類運動、新興體育類運動六類,每類包含若干運動項目。
根據新課標的定義,田徑類運動項目可分為跑(如短跑、中長跑、跨欄跑、接力跑等)、跳(如跳高、跳遠等)、投擲(如推鉛球、擲實心球、擲壘球等)三類;
體操類運動項目可分為兩類:一類是技巧與器械體操(如支撐跳躍、技巧運動、低單杠運動等),另一類是藝術性體操(如韻律操、健美操等);
水上運動項目可分為蛙泳、自由泳、仰泳、蝶泳等;
冰雪運動項目可分為速度滑冰、高山滑雪、冰球等;
中華傳統體育類運動項目可分為武術類運動項目(如長拳、形意拳、八卦掌、中國式摔跤、太極拳、射箭、射弩等)和其他民族民間傳統體育類運動項目(如舞龍、舞獅、搖旱船、跳竹竿、賽龍舟、蕩秋千、搶花炮、珍珠球、毽球、墩球等);
新興體育類運動項目可分為生存探險類項目(如定向運動、野外生存、遠足、登山、攀巖等)和時尚運動類項目(如花樣跳繩、滑板、極限飛盤、跆拳道、獨輪車、小輪車、飛鏢等)。
值得關注的是,此次教育部發布的新課標也強化了幼小銜接,小學一、二年級的所有課程都將在設計層面更加注重活動化、游戲化、生活化,這將讓體育教育逐級下沉,幫助更多兒童建立起運動興趣,提升運動參與度
學習成績固然重要,但是身體素質也很關鍵。其實不只是學生,很多上班族以及家長們也都非常缺乏鍛煉。有人可能會說,現在生活壓力已經這么大了,誰還有時間鍛煉?但在小編看來,時間就像海綿里的水,擠一擠總會有的,而且也不需要太刻意。每天用來追劇、刷抖音、刷朋友圈的時間,進行體育鍛煉就夠了。這樣不僅可以提高身體素質,可以讓我們減少對手機等電子產品的依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