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教育行業
數字化管理的無限可能
“雙減”后第一個暑假,超8成家長還會報班?
發布時間:2022-06-07 09:18:58
隨著“雙減”一次次強有力的落地,對培訓機構的影響不言而喻,那么對于家長來說在給孩子報培訓班的時候會有什么變化嗎?培訓機構清零的消息總是不缺,但很少有針對家長做個問卷調查,問問他們是否真的不想報培訓班了。小禾幫帶您一起來分析一下家長的真實感受和想法。
最近錢江晚報旗下公號“升學寶”就公布了一個調查數據,有700位家長參與。
調查顯示:今年暑假,83%的家長還是會給孩子報班,而且,四成家長暑假班花費超1萬元。
具體數據如下:
▲調查來源:升學寶
不報班的家長是少數的,報班的家長明顯占了大頭。
雙減滿一年,校外的機構確實壓減了七七八八,然而,家長孩子的補習需求,顯然并沒有降下去七七八八。
雙減目標有減輕家長的校外培訓經濟負擔,但是,根據朋友圈的反饋,和身邊的案例,明顯大家在培訓方面的投入更大了。
其中不乏一些私人訂制,你懂的。
至于校內的負擔減下來沒有呢?
看看這條留言:端午節你家孩子(初高中)放假放全乎了嗎?
放假的也沒見多好過,卷子堆成山了。
而且,根據目前群里校長們的反應,以及個人觀察,現在校外培訓的招生情況明顯多了起來。
隨便舉幾個例子:
暑假班,燥起來。
沒有了常規學科培訓的加持,孩子們的誰能在中高考面前勝出,就成了真正家庭實力的比拼,這個實力,有經濟、也有頭腦,更有人脈。
誰能在周末、節假日依然能找到名師、找到資源?誰能在沒有培訓機構補課的情況下,依然停培不停學,有仙人指路?
答案不言自明。
當然,非學科培訓的選擇,則更凸顯了家庭的實力。
比如馬術培訓,還有因冬奧而熱起來的滑雪。
當年在青海旅行的時候,看到一位十二三歲的少年,騎著一匹高頭大馬在青海湖邊飛馳而過,那不是馬術,也絕不是素質教育。
只有來到城市,馬術才是馬術。
只有花掉金錢,素質才能教育。
超過8成家長給孩子報培訓班背后,折射的正是家長們對教育的真正向往,1萬多學費投入的背后,拉開的正是家與家之間的巨大差距。
至于普通家庭的父母,只能自求多福。
6月2日,河北唐山一位家長因為輔導孩子作業氣得進了急診室。
我只想說,專業的人做專業的事,輔導作業這事,還真不是家長們擅長的。有時候,哪怕我們做教育的,也未必輔導得了自己的孩子。所以對于藝培,體培等培訓行業來講,發展空間和潛力還是很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