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教育行業
數字化管理的無限可能
疫情之下,中小培訓機構如何自救?
發布時間:2022-05-07 11:23:11
疫情之下,中小培訓機構如何自救?小禾幫培訓機構管理系統為您分析一下疫情之下中小培訓機構的管理方案。上海還沒有解封,北京又開始新一輪的疫情了。鄭州的培訓機構之前還在為了能不能線下復課而掙扎,火車站傳染鏈爆發,現在也不需要去掙扎了。疫情下,真的好難。停課、復課、停課、復課……感覺陷入了昨日重現的無限循環。以往大家看不上的三、四線小城,這個時候反而比大城市有了很多優勢,成為了大家眼中羨慕的對象。
經濟和疫情、雙減的三重加持,讓很多機構都開始開展了花樣百出的自救之路。就連頭部企業都紛紛跳車轉行,上周瑞思教育也從“瑞思”改為了“Naas”,奔向電動汽車充電樁。還有各種單一教育品牌,推出多種素質課,變成成長中心的。一些規模較小、較靈活的品牌進行市場下沉,降價;還有一些機構之間進行合并,共享團隊和資源的。為了生存,真的是八仙過海,各顯神通。尤其是那種機構合并的,讓人佩服至極,不禁想起來戰國七雄合縱連橫,這在培訓界以前可是從未見過的場景啊。在這些方法中,比較常見的還是增項,增加產品的項目,那么今天就看看增項的時候,都要做哪些考慮呢。

1.查看本地區相關考試報名人數
這一招是十多年前,我還在日語培訓機構工作的時候,我的老板教給我的。舉凡我們要去哪里開直營校,我的老板都會找到日語考級考試的報名信息,詢問一下最近幾年該城市的報名人數,這樣就可以知道這個城市學日語的人多不多,是呈上升趨勢還是下降趨勢。
所以,這一招對于鋼琴啊、美術啊、編程啊,都是適用的。我們總可以通過各種信息渠道了解到這些認證啊、考試啊之類的參與人數、年齡分布、城區分布,其實對于我們去選擇將要沖入的新品領域是有很大幫助的。
2.去點評網站了解小課包售賣
很多人說的好生意、有需求、好賣的品類,其實在點評網或者美團網上都可以看出端倪。你把這個品類已有的在營業中的機構點評網主頁打開,然后查看店鋪掛出的小課包商品,比如試聽課啊、到店禮、代金券類的賣出的數量是多少。要是這個品類有的機構在點評網表現好,有的不好,那么證明這個品類還是可以被接受的,如果是全部都不好,你進入也難施抱負。
你可以比比目前這個品類的培訓是所有培訓里面點評網小課包數銷售量最好的么,是不是有其它品類比這個品類的點評網銷售量高;當你找到一個點評網銷售量高的品類(注意是單店平均銷售量高,可以看出市場飽和度),再找到這個品類中銷售量最高的一家品牌,我們就可以進行下一步的了解了。
3.優秀競品了解
當我們確定了我們要擴展項目中現有的佼佼者以后,我們要去了解一下他們的目標客戶是怎樣的,比如客戶和決策人的年齡、性別、教育程度、購買的時機、社會政策環境、使用率、忠誠度、客戶及決策人的個性、收入、生活方式和復購率。了解一下佼佼者,也就是未來的競品,他們的產品和服務標準、學習效果,尤其是他們究竟解決了客戶的什么問題和需求。他們的價格、質量、營銷策略、定位和定價、服務體系,以及他們在整個品類的市場中所占地地位。
了解了這些以后,我們要把我們新的產品設定一個與品類競品差異化的價格和品質策略。

4.小規模嘗試
可以利用校內資源進行小范圍內的嘗試,比如通過一些主題性的活動招募,短期課程看看客戶的反應。如果不具備足夠教室的條件,也可以采取線上課的嘗試方法。再或者把新產品的小課包作為二選一付費禮物的其中之一,看看是不是受客戶歡迎。
方法有很多,總有一款適合你。
這一眨眼,五一也過了,等到端午節過了,這半年就過去了,過年的時候,我們發過一篇文章,躺平,不應該是一種應有的生活態度,人活著就是在不停地解決問題的,加油!